2023年度对家乡变化调查报告9篇

对家乡变化调查报告一、吃的讲营养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居民的消费习惯、消费观念在逐步改变,食物消费注重结构的调整,注重讲究营养。--年农村居民人均食品消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对家乡变化调查报告9篇,供大家参考。

对家乡变化调查报告9篇

对家乡变化调查报告篇1

一、吃的讲营养

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居民的消费习惯、消费观念在逐步改变,食物消费注重结构的调整,注重讲究营养。--年农村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1269元,比--年增长28.3%,年均增长5.12%。主要表现为主食消费比重下降,农村居民人均主食消费308元,占食品消费支出的24.32%,比--年下降1.8个百分点,各种营养较丰富的副食类消费增加,如:--年肉及制品人均消费286元,比--年增加149元,增长87.59%;水产品人均消费32元,比--年增加14元,增长77.77%;水果类食品人均消费45元,比--年增加26元,增长36.84%。

二、穿着讲时尚

过去农民不富裕是一衣多季,现在农民富裕了是一季多衣,而且非常注重讲究服装面料、款式、和品牌。过去的布鞋、胶鞋也被各式皮鞋、波鞋所替代。--年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消费167元,比--年增长70.42%,年均增长11.21%。其中人均服装支出118元,比--年增长118.54%,年均增长16.93%;购买面料支出2.2元,下降45.13%,年均下降8.83%。--年农村居民人均鞋帽袜类支出40元,与--年的32元相比,增长了25.11%。

三、住房讲宽敞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农村生活水平提高最直观、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住房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大部分住上了楼房。--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居住消费支出309元,比--年增长70.73%,年均增长11.33%;年末住房面积人均36.4平方米,比--年多了7.1平方米,增长24.23%,年均增幅4.42%。其中,楼房面积26.6平方米,增长40.71%,年均增长7.13%,占住房总面积的73.12%。钢筋混凝土面积20.5平方米,增长49.64%,年均增长8.44%;砖木结构面积15.9平方米,增长5.33%,年均增长1.10%。现在农村一幢幢新房处处可见,它们不仅外观新颖漂亮,而且室内装璜考究、设施齐全、美观舒适,改变了原来基本不装修、室内没摆设的状况。

四、家电讲高档

随着收入的稳步增长,城乡用电同网同价政策的落实,农村居民一改过去买得起家电而用不起电的状况,冰箱、洗衣机、空调等高档家用电器已不再是奢侈品,正成为农村居民生活要素的重要内容而逐步走进寻常百姓之家。截止--年底,郴州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洗衣机30台、电冰箱29台、彩电93台,比--年分别增长66.73%、163.61%、89.83%,年均增长10.81%、21.24%、13.72%。一些更为高档的热水器、空调等耐用消费品正在成为收入水平较高农户的消费热点。

五、交通、通讯讲便利

近几年以来,各级政府加大了为民办实事的力度,使农村交通、通讯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城乡路网四通八达,为农民使用现代化交通、通讯工具“铺平了道路”。--年人均交通、通讯消费支出240元,比--年增长1.6倍,年均增长20.61%,交通、通讯成为近几年农村居民生活消费中增长速度最快的消费。其中,交通工具人均支出23元,增长43.8%,年均增长7.52%;通讯工具人均支出42元,增长3.2倍,年均增长33.23%。--年底每百户农户拥有摩托车42辆,移动电话75部,电话61部。

六、文化娱乐丰富多彩

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文教娱乐费用的支出不断增长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年农村居民人均用于文教娱乐方面的支出344元,比--年增长30.81%,年均增长5.52%。--年底每百户农户拥有组合音响23台、照相机5架、家用计算机2台、高档乐器1台。

七、生活环境优美

近年来,农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都得到很大改善,农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年,全市100%的行政村通了公路,100%的行政村通了电话,100%的行政村通了电,农户住宅电话普及率已达60.61%,农户饮用自来水普及率达43.21%。森林覆盖率逐年增长,水泥硬化乡村公路里程逐年增加,城镇化率逐年提高。--年起,我市全面取消了农业税,农民生活的提高将从制度上得以保证,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能力增强。

八、人口素质提高

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与人口素质的提高息息相关。“十五”期间,郴州农村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较快。从全市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看,--年7-15岁农村小孩的入学率为97.8%,比--年提高0.7个百分点。农村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劳动力比重由--年的64.81%上升到--年的73.52%。劳动力受教育年限为8.6年,比--年高0.3年。

郴州大手笔展示大变化“南大门”成省级文明城市

9月27日,在全省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表彰会上,郴州市成为继岳阳、常德和长沙之后,由省委、政府正式命名的第四个省级文明城市。该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也即将圆满成功。

从“南大门”到“后花园”

1995年,是郴州--多年建制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这年,国务院批准郴州撤地建市。但当时的郴州城市规模过小,城市人口少,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偏低,与湖南“南大门”的位置、与连通粤港澳的区位优势以及与广大市民的愿望和要求均极不相称。

为了赢得加快发展的主动权,在调查研究、审时度势、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时任委书记的梅克保和市委、市政府一班人集思广益,确立了“加快建设湖南‘南大门’,努力营造粤港澳‘后花园’”的战略思路,变区位优势为开放优势,变交通优势为流通优势,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推动郴州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市委、市政府的意图很明显,一方面,通过加快建设“南大门”,实施“开放带动”首选战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力求使郴州的经济发展成为全省的“亮点”,并对全省开放和发展起到好的带头作用。另一方面,通过营造粤港澳“后花园”,紧贴市民的需求,改善人居条件,美化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开发生态旅游资源,建设文明城市,扩大对外开放度和知名度。

1998年,年富力强的梅克保调任衡阳委书记,儒雅清秀的李大伦从湘西来到郴州走马上任。在对郴州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调查研究后,--年,市委、市政府又确立了“南延东进”的城市发展战略,提出5-8年在城南新区再建一座郴州城的目标。

短短7年里,郴州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近40亿元,完成大小工程项目300多个,其中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0.8亿元。--年,中心城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共24个,计划总投资4.6亿元,完成投资3亿多元。今年,市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1个,计划完成投资7亿多元,到目前为止,完成投资1.6亿元。--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增幅高出全省平均水平;地方财政收入总量再居全省第二;综合经济指标名列全省第三;利用外资总量跃升全省第二。

两大城市杰作

城市是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面貌是一个地方精神风貌、投资环境、领导管理能力的综合反映。为了把城市做大做好做美,郴州市树立了“抓城市建设和管理就是抓经济”的思想,城市建设驶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如今,让郴州市民津津乐道的两大手笔均已建成,并开始发挥了效益。总面积达13.69万平方米、总投资8000多万元的五岭广场,建设资金采取以地生财方式筹集。工程从1999年10月正式动工,次年5月1日交付使用。它的建设是市委、市政府的一篇“杰作”,它在做活经营城市文章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土地是城市最大的存量资产,做活土地文章是盘活存量资产的关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盘活存量资产最有效的手段,城市建设是工业化的载体,可以说,修建一条路,带动两边土地升值,激活一批产业,从而推进工业化进程,为政府增加税源。

据统计,从1999年至--年,郴州市城区市政基础设施总投入达10.8亿元,相当于前20年投资总和的20倍,其中政府直接投入只占15%,信贷投入占28%,其余57%均靠经营城市而来。今年,该市组织开展了“城镇经营建设管理效益年”活动,市城区通过市场经营又将筹资15亿元,完成11个城市建设重点项目。

郴州的第二大手笔是郴江河的治理。郴江河综合治理项目总投资近7亿元,在规划建设方面,坚持了多目标兼顾的原则。沿江道路及防洪堤坝的建设,不仅仅单纯是解决道路交通和城市防洪问题,还兼顾了改善郴江河水域生态环境,改进河道可达性与亲水性,改善沿江单位、居民生活环境,同时,带动相关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该项目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沿江风光带的建设,充分考虑了城市居民对城市空间环境的需求。主要是为市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休闲、娱乐的生活环境,提高市民生活质量,使人与自然更贴近、更融合。

对家乡变化调查报告篇2

20**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随后根据中央精神,全国各地新农村建设活动如火如荼地展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在此基础上西和县人民政府提出了“十个进村”为主要内容的小康示范村创建活动,即“致富项目、致富信息、农业科技、专业协会、基础设施、沼气建设、安居工程、传输网络、民主法制和先进文化”。在新农村建设政策提出后的一年多里,笔者的家乡谢庄村在诸多方面均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虽然离小康示范村还有一段距离,但与前几年、前几十年相比,着实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新农村建设以来谢庄村各项事业取得的进展

(1)在过去的一年多里全村170余户700多人,70%的农户把过去的土木结构房屋重新修建成砖瓦房屋;

(2)实行“村村通”工程以后,彻底改变了吃水困难、用电困难、看有线电视困难、通讯困难的状况,90%的家庭有了电视机能看上有线电视;90%以上的家庭在相关技术员的指导下在院内打旱井储水;

(3)30%的外出务工人员出门都携带移动电话;

(4)农业机械化程度也不断提高,运肥、种田、收割、耕地使用农用车、拖拉机、脱粒机、扬场机等机械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彻底改变了过去人背、驴拖、马载的状况,大大解放了生产力;

(5)当地政府为较为困难的农户免费修建养猪圈并提供猪仔,鼓励农民勤劳致富;

(6)政府组织农民和农民自发外出打工,出去时两手空空,回来时赚回大把钞票,极大地改变了农民的生活;

(7)国家实行退耕还林补助政策,为农民增加收入创造了条件,例如给农民面免费提供果树苗,一方面可以进行水土保持,另一方面使农民有了新的赚钱门路;

(8)鼓励没有外出的农民忙时种田,闲时做小买卖,做到种田挣钱两不误;

(9)国家重视教育,为上学的孩子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10)家乡有一座水库“晚晴湖”,在天津市的扶贫资助下,当地政府争取资金进行了开发,给当地村民旅游业、餐饮业、服务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极大地促进了农民积极性,增加了人们的收入。

上述变化只是其中较为显著的,由于条件所限,笔者只能提供上述变化材料。从以上的介绍中,可以看出,在国家提出新农村建设以来,当地政府积极响应,确实做了不少工作,改进了农村的面貌,使新时期的农村显示出一种勃勃的生机。

2.目前还存在的一些问题

(1)地理位置所限

国家建设新农村的20字方针中提到把“生产发展”作为第一条,而西和县地处西秦岭南侧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西汉水上游,谢庄村位于西和县西南,主要农作物为小麦、马铃薯、荞麦,基本上没有什么经济作物,因而致富项目也比较有限,如少数人做淀粉买卖、水果买卖、药材买卖,极少数人在旅游旺季依靠餐饮服务产业,极少数人(木匠、泥瓦匠)依靠自身手艺,绝大多数农民的经济来源相当大的一部分来源于外出打工,家里的青年男子去山西、广州、杭州等地的煤矿、建筑工地等打工赚钱,收入不稳定,工作条件艰苦,甚至要冒着生命危险(如2006年秋季一村民因矿难眼部受伤至今在家疗伤,在如2007年春节期间一村民在山西某煤矿发生因矿难死亡,家中有70岁双亲、妻子、2个子女)。因此地理位置制约了谢庄村的生产发展。由于地处山区,所有的农田都在山上,农业机械化程度的发展也受到很大限制。

(2)传统观念所限

1.教育

由于长期地处偏僻,人们教育水平低下,文盲率依然很高,虽然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然而人们的限于人们的认识水平,对教育的子女教育依然重视不够。再加上经济落后,辍学率依然很高,许多儿童,尤其是女童甚至小学都上不完就辍学外出打工。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屈指可数(包括笔者在内从古至今不超过10人)。

2.封建迷信

封建迷信在当地依然很盛行,尤其是中老年妇女相信神灵依然成风。在国家提倡“乡风文明”的新农村建设时期,这种风气要根除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期。

3..笔者的建议

新农村的建设和实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以谢庄村的发展情况为例,笔者认为县政府、乡政府还有一下工作要作:

3.1深入农村,了解农村,切实将新农村的建设思想和指导方针普及给农民,真正做到将“三农问题”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新农村的建设不是一句口号,它的实现需要各级政府的通力配合,通力合作,并调动一切力量。作为主管农村工作的政府官员必须将新农村建设牢记于心,切切实实为农民办实事。

3.2拓宽信息渠道,使农民有机会了解农业方面的信息。政府部门可以组织一批有技术、有经验的农业专家走进农村为农民在农业方面的问题排忧解难,真正做到“致富信息”进村、“农业科技”进村。

3.3探寻致富新道路。政府部门可以进行外出考察,将新型的致富门路介绍给农民,使他们能更快、更好地走上致富的道路。

对家乡变化调查报告篇3

时间:

地址:淮南市凤台县大兴集乡

学号:

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姓名:

时间过的可真快呀!转眼间两年过去了,两年前,随着升学的缘故,我带着简单的行里,坐了10多个小时的火车,来到这座陌生的而又美丽的城市(安徽黄山),虽然离开了我的家乡,但故乡的“一草一木”在我的心里永远是那么熟悉。

我的家乡所在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大兴集镇,地理位置非常优越而独特,号称“淮南市的北大门”,203国道贯穿全境,交通便利,通讯发达。

虽然我在外读书不经常回家,但每次回家我都会惊奇的发现家乡变化越来越大,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下面就是我发现家乡的一些变化:

一、交通。

以前的泥土路坑洼不平,年久失修,一到下雨阴天出行就更难了,现在修的村村都通水泥路,基本都能通到家门口,解决了老百姓出行难的问题,交通更便利。

二、环境卫生条件。

以前乱倒垃圾,乱堆乱放,散养家禽,很不卫生。现在各村都配有保洁员,专门管理环境卫生,水泥路每天打扫一便,路两边绿花草树木种植整齐绿树成阴,环境优美。村庄都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晚上6-10准时开关,人们晚上出行也安全多了,不象以前那样漆黑一片。

三、住房。

以前小村庄的老房子全部拆迁,退耕还田。现在集中规划,统一建房,全部安排到水泥路两边建房,一幢一幢的,一排一排的楼房拔地而起,看上去非常整齐,外观新颖。而且室内装璜也非常漂亮,设施齐全,美观大方。

四、家电。

以前农民家有两样电器家居可也不能用,成为摆设。现在好了,随着农民的收入稳步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待提高,特别是现在国家实行家电下乡补帖的政策落实,农民基本上都能买到实惠的家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电脑、太阳能等电器住进了每位村民的家。人们的脸上也时时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五、文化娱乐丰富多彩。

随着物质生活日益改善,家乡居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以前青壮劳力都外出打工,孩子们留守在家给老人看管,没有地方去玩,只能关在家里。现在可不一样了,农村跟城市差不多了,农村建有公园,配有健身器械齐全、图书馆、娱乐中心,想到那玩就去那玩,白天到图书馆带孩子们看看书,晚上吃过晚饭出去散散步、跳跳舞,非常开心。更好地解决了农民工后顾之忧。

六、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据调查: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普惠制、福利性的社会保障事业,是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总称。它把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现有各项社会养老保障对象之外的城乡居民纳入进来。填补了现有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不足和空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是以参保人员个人缴费为主。地方财政给予补贴。按照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待遇水平和个人缴费相挂钩的办法,到在60周岁后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一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据调查:以前农民生病基本上都是在家睡上两天,不上医院看病,因为那时候没有钱看病,就一托再托,实在不行了才上医院看看。现在不同了,人们经济发达了,各村都建有卫生室,医疗设备齐全,加之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报销,农民有病没病都上医院定期检查检查,小病在乡村卫生室看看,大病到县医院,省医院治疗,临时就在本医院报销,真正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农民从中得到更多实惠。

八、深入科技兴农战略,靠科技进步促进农民增收。

1、据调查。以前那些老种植或养殖办法全部取消。现在推广了一大批先进适用成熟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大力实施种植业和养殖业的良种工程。引进推广优良品种,建立各类种子繁育基地,推广优良品种,农作物优质品种率达95%以上,努力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水平。大力推广机插秧、机收玉米,桔杆还田等一条龙的机械化,对广大农民进行多项目,分产业、逐层次的科技培训。一对一帮抚,帮抚那些无劳动能力的家庭,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2、经济持续增长

由于国家政策的积极鼓励,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在以惊人的速度大步跃进。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民逐渐意识到资源的有限性和再生还,继而开始进行其他经济增长点的探索。

3、就业形势较好

由于相关乡办企业,所以家乡的就业形势比较良好。加之,现在国有的政策对农民工的特殊照顾和工资的保障,有许多人走出农村到城市打工,整体看来,就业形势比较良好。

4、居民收入增长较快

近期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更是为农民的经济和收入大幅度提高,主要收入来源有种地所得和打工所得。尤其是党中央决定减负农业税以后,农民种粮的收入更加可观。更让人欣慰的是国家还对农民进行相关补助,解决了农民种地的后顾之忧,使家乡的农民收入大幅增长。

5、新农村衣食住行的变化

现在站在我的家乡感受的全是新的气象,社会主义新农村正在向我走来,居民衣食住行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新样式的衣服不再只是城里人的特权,农民也一样享受,一季一换。不象一前那样,买大一些的衣服多穿几年,大的穿小了小的接着穿。还有美味丰盛的菜肴同样出现在农民的餐桌上,一座座小洋楼,一辆辆小汽车也正在家乡入住。以前的自行车根本看不到了,现在老年人都骑的是电瓶车。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正在快速的改变我家乡的新面貌。

结论:我的家乡的经济生活改变了很多,低矮的平房变成一栋栋高楼大厦,坑坑洼洼的小路变成宽敞的水泥路,方便实用的家用电器走进了千家万户。这些变化尽管是方便了我们,可还是影响了我们的家乡,如浪费粮食,不珍惜资源,这将为我们家乡带来不好的影响,不爱护环境,随手乱扔杂物,这将严重的影响家乡的面貌。不过我相信,我们一定可以做到,改掉那些不好的习惯。我们的家乡一定会越来越美好。

对家乡变化调查报告篇4

三十年前,泥泞小路糊住了农民的脚步,三十年后柏油马路直铺家乡;三十年前茅草小屋四处可见,三十年后,大洋房拔地而起;三十年前,农民吃了上顿没下顿,三十年后农民餐餐吃大鱼大肉……三十年了,变化不仅仅只有这些,还有哪呢?对于这个问题,我和我的组员展开一次调查活动。

组长:

王玉珏

组名:

向上小组

组员:

施惠玲

石磊

谢程龙

时间:

一月二十日

地点:

西亩敬老院

参加人员:

向上小组

主要过程:

今天,我们四人并行来到敬老院进行实际调查。调查内容:老人以前生活与现在生活变化。来到敬老院门口,我们看见一位老爷爷正惬意的晒着太阳,我们迎上前去,俯下身问到:“爷爷您好!我们是皈山中心小学的学生。我们是来采访你们老人过去与现在生活的变化。您能给我们说说吗?”“变化可多了……”爷爷牙齿掉完了,话说得不是很清楚,大概有这么几方面:1.吃的方面(以前每天吃的很苦,几乎都是菜叶子放汤,稍微好一点就是吃腌菜,每逢家里有客人来了,煮碗鸡蛋是好得不得了!只有过年才能吃上鱼肉。可现在别说吃肉,就连海鲜都能吃得到,营养可丰富了!)2.穿的方面(以前穿的是别人不要穿了的衣服裤子,鞋子也是哥哥穿过的。一年到头,脚上都是一双草鞋,只有过年才有一双新布鞋。现在,从头到脚都是新的,真不好比较!)是啊,两中截然不同的生活……

时间:一月二十一日

地点:组长家中

参加人员:向上小组

主要过程:今天,组员们来到我家,主要对我妈妈进行一次调查采访。“阿姨,你们以前读不读书啊?有没有书包,铅笔盒,修正液这类文具啊?施惠玲问。“那时,我们家里穷,一共有八个孩子,我到九岁才开始上一年级。那个时候根本没有书包,也没铅笔盒,倒有铅笔。不过,我们家一支铅笔要分五六份,橡皮也要分成五六份,没办法呀!有时,要向我父亲拿钱买铅笔,还要讨打一顿,实在是太穷了!那时,学校广播里总是讲到:**,**,**,同学请在X号之前将学费交齐,否则不准进校”,名单里,总是有自己家里人的名字,听到真难为情,哪有心思上学呀?你们现在呀,不用我说了吧……”妈妈说了一大串道理,我们听了连连点头。

时间:一月二十二日

地点:村子里每个家庭

参加人员:向上小组

主要过程:今天,我们一起到每家每户进行家电调查。根据采访家里老人和观察发现:以前夏天从摇扇子到扇电风扇到如今开空调;以前从油烛灯到日光灯到节能环保灯;以前从热水袋到空调到取暖器;从“飞鸽传书”到有线电话到无线电话;还有如今让我们能了解到世界新闻的神奇电脑……变换无穷,深不可测!

时间:一月二十三日

地点:公路旁

参加人员:向上小组

主要过程:今天,我们可要放大眼睛观察喽!因为今天,我们来到了一段车水马龙,车辆川流不息的热闹公路,准备进行一次各类车辆统计。“一,二,三”队员们数得手忙脚乱了。据统计后发现:在一小时内,其中小轿车经过此路有76辆,摩托车87辆,电瓶车有31辆,而自行车只有8辆。从数据中,我们足以看出现在的农民都过上了奔小康的生活,不仅能买得起摩托车了,有的家庭还买了私家车,真了不起!三十年来,变化真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总结:

通过这四天的调查,我是真正的体会到了三十年前生活的艰苦与如今生活的甜美与幸福!而这幸福都得宜于安吉县的好真策和县领导对农民的关心与爱护,从而体现了社会的发展和人与人之间的美好和谐相处!珍惜现在,加油!

对家乡变化调查报告篇5

调查时间:2.21-2.25

调查地点:家乡汉中

调查对象:家乡村民家人

调查方法:口头询问

调查人:**x

七年前,随着升学的缘故,我背着简单的行囊来到这座陌生的城市—北京,虽然远离家乡,但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土地,故乡的一草一木,在我的心里永远是那么的熟悉。

我的家乡是远在西北的汉中。汉中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古称梁州、南郑、兴元,是汉王朝的发祥地,长江第一大支流汉江源头,秦巴山片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的美誉。

汉中北依秦岭,南屏巴山,中部是汉中盆地,自古就被称为“天府之国”和“鱼米之乡”,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因境内洋县具有全国一级保护鸟类、“世界珍禽”——朱鹮,故又被称为“朱鹮之乡”。现辖汉台区、南郑、城固、勉县、

[1]洋县、西乡、宁强、略阳、镇巴、留坝、佛坪十一县区和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汉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地区、全国双拥模范城。主产水稻、小麦、油菜等,有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朱鹮等珍稀动物,洋县为国家稀有动物保护区。拥有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宁强青木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米仓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略阳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略阳珍稀水生动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4个国家级森林公园,被公认为地球上同一纬度生态最好和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

虽然出门在外不经常回家,但每次回家我都会惊奇地发现家乡也在变化着,并且,近几年来我发现家乡的变化越来越大了,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下面就是我发现的家乡的一些变化:

一、交通

家乡很多年前就铺水泥路,基本都通到家门口,所以家乡的交通可以说是很便利的,上次回家我还发现村里还出资弄路灯,晚上出门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黑漆漆的一片,晚上出门还要拿着手电筒,黑夜行车也相对更安全了。并且在路上基本不见自行车了,人们骑的更加多的是电动车和摩托车,这也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更加高,环保意识也相应加强了。

二、住房

家乡基本每家每户住的都是楼房,几年前人们很少装修,但现在基本都装修的很漂亮它们不仅外观新颖漂亮,而且室内装璜考究、设施齐全、美观舒适,改变了原来基本不装修、室内没摆设的状况。生活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三、人口素质

以前家乡出一个大学生已经是很了不起了,家乡的孩子基本都是读完初中就去工作了,但现在人们的思想觉悟更高了,家长都努力督促子女读书,现在大学生已经不是稀奇的了。虽然家乡的人们都是务农为主,但人们经常读一些关于致富之类的书,所以家乡木材厂、养猪场越来越多,这也相应给家乡的人们在农忙之余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人们的收入也会相对更多一点。

四、穿着讲时尚

过去家乡的人们不富裕是一衣多季,现在家乡的人们富裕了是一季多衣,而且非常注重讲究服装面料、款式、和品牌。过去的布鞋、胶鞋也被各式皮鞋、波鞋所替代。再也不会出现穿着不合时宜的衣服,小孩子的衣服也不会买更大的以备长大了还能穿,而是穿的更加的讲究了。

五、家电

随着收入的稳步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特别是现在国家实行家电下乡和城乡用电同网同价政策的落实,家乡的居民买到了实惠的家电,一改过去买得起家电而用不起电的状况,冰箱、洗衣机、空调等高档家用电器已不再是奢侈品,正成为家乡居民生活要素的重要内容。

六、文化娱乐丰富多彩

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家乡居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家乡办起了自己的歌舞团,并且,去年家乡也建好了一个室内的娱乐中心,在娱乐中心里可以打篮球,也有一个大大的舞台,平时谁家有喜事只要交100块钱的水电费就可以在娱乐中心办酒席,并且还会请一些歌舞团来助兴,这样子就算下雨天也不会愁。

七、医疗卫生

现在家乡卫生条件改善,卫生所增多,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的问题,医疗设施也相对齐全。近年,由于国家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农民从中得到更多优惠。

八、食

在“食”的方面,从最初的“填饱肚子就算富裕人家”,到现在的每日必吃得健康、营养的食品,食品供应现在根本不在话下,以前人们基本是在过节或是集市日才能吃到肉,但现在人们基本每天都能吃到肉,冰箱里基本都会有备好的肉菜,并且人们更加注重食品的安全,不会像以前那样专买便宜的菜而不注重食品安全。

从泥路,到水泥路;从瓦房,到楼房;从生活困苦,到逐渐改善,再到如今的经济宽裕。看着家乡的改变我感到很高兴,我也确实感受到了我家的幸福生活在蒸蒸日上的发展着,我感到很欣慰。虽然家乡各方面都在慢慢的改变,但我还是有一点小建议:

一、我发现虽然家乡有很多娱乐场所,但很少开展娱乐活动,所以我建议多开展一些娱乐活动,可以在各个节日的时候开展,如篮球比赛,拔河比赛等。这样不仅可以增加节日的氛围,群众之间也更多的交往。

二、在农闲时期人们经常聚在一起聊天,所以我觉得在村里应该开设一些报亭和农家阅览室,多鼓励人们了解时事,了解一些科学。这样人们将会知道更多外面的事,整个村的文化内涵将会的很大提高。

三、麻将风和扑克风在村里基本是很流行的,虽然赌注都很小但赌博有害身心,我希望家乡的政府可以加大各方面的教育,多作一些宣传,特别要注重下一代的教育,以免这种赌风泛滥开来。 以上就是我对家乡的一些建议,作为家乡的一份子我希望在未来家乡会越来越美好。

家乡养育了我,教育了我,我能在这里安心的读书我觉得不仅是家乡的功劳也应该感谢我们伟大的党,现在的我更加明白,其实家乡的变化也是离不开党的领导的。每次看到家乡的变化时,心里不由得在默默的,对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伟大国家肃然起敬:是党的优良传统在我国一代又一代的党和国家领导人身上发扬光大,是他们在带领着中国人民走上了繁荣富强的康庄大道。我深信,我们的幸福生活一天更比一天好。

对家乡变化调查报告篇6

调查时间:2.21-2.25

调查地点:家乡汉中

调查对象:家乡村民家人

调查方法:口头询问

调查人:**x

七年前,随着升学的缘故,我背着简单的行囊来到这座陌生的城市—北京,虽然远离家乡,但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土地,故乡的一草一木,在我的心里永远是那么的熟悉。

我的家乡是远在西北的汉中。汉中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古称梁州、南郑、兴元,是汉王朝的发祥地,长江第一大支流汉江源头,秦巴山片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的美誉。

汉中北依秦岭,南屏巴山,中部是汉中盆地,自古就被称为“天府之国”和“鱼米之乡”,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因境内洋县具有全国一级保护鸟类、“世界珍禽”——朱鹮,故又被称为“朱鹮之乡”。现辖汉台区、南郑、城固、勉县、

[1]洋县、西乡、宁强、略阳、镇巴、留坝、佛坪十一县区和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汉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地区、全国双拥模范城。主产水稻、小麦、油菜等,有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朱鹮等珍稀动物,洋县为国家稀有动物保护区。拥有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宁强青木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米仓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略阳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略阳珍稀水生动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4个国家级森林公园,被公认为地球上同一纬度生态最好和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

虽然出门在外不经常回家,但每次回家我都会惊奇地发现家乡也在变化着,并且,近几年来我发现家乡的变化越来越大了,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下面就是我发现的家乡的一些变化:

一、交通

家乡很多年前就铺水泥路,基本都通到家门口,所以家乡的交通可以说是很便利的,上次回家我还发现村里还出资弄路灯,晚上出门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黑漆漆的一片,晚上出门还要拿着手电筒,黑夜行车也相对更安全了。并且在路上基本不见自行车了,人们骑的更加多的是电动车和摩托车,这也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更加高,环保意识也相应加强了。

二、住房

家乡基本每家每户住的都是楼房,几年前人们很少装修,但现在基本都装修的很漂亮它们不仅外观新颖漂亮,而且室内装璜考究、设施齐全、美观舒适,改变了原来基本不装修、室内没摆设的状况。生活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三、人口素质

以前家乡出一个大学生已经是很了不起了,家乡的孩子基本都是读完初中就去工作了,但现在人们的思想觉悟更高了,家长都努力督促子女读书,现在大学生已经不是稀奇的了。虽然家乡的人们都是务农为主,但人们经常读一些关于致富之类的书,所以家乡木材厂、养猪场越来越多,这也相应给家乡的人们在农忙之余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人们的收入也会相对更多一点。

四、穿着讲时尚

过去家乡的人们不富裕是一衣多季,现在家乡的人们富裕了是一季多衣,而且非常注重讲究服装面料、款式、和品牌。过去的布鞋、胶鞋也被各式皮鞋、波鞋所替代。再也不会出现穿着不合时宜的衣服,小孩子的衣服也不会买更大的以备长大了还能穿,而是穿的更加的讲究了。

五、家电

随着收入的稳步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特别是现在国家实行家电下乡和城乡用电同网同价政策的落实,家乡的居民买到了实惠的家电,一改过去买得起家电而用不起电的状况,冰箱、洗衣机、空调等高档家用电器已不再是奢侈品,正成为家乡居民生活要素的重要内容。

六、文化娱乐丰富多彩

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家乡居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家乡办起了自己的歌舞团,并且,去年家乡也建好了一个室内的娱乐中心,在娱乐中心里可以打篮球,也有一个大大的舞台,平时谁家有喜事只要交100块钱的水电费就可以在娱乐中心办酒席,并且还会请一些歌舞团来助兴,这样子就算下雨天也不会愁。

七、医疗卫生

现在家乡卫生条件改善,卫生所增多,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的问题,医疗设施也相对齐全。近年,由于国家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农民从中得到更多优惠。

八、食

在“食”的方面,从最初的“填饱肚子就算富裕人家”,到现在的每日必吃得健康、营养的食品,食品供应现在根本不在话下,以前人们基本是在过节或是集市日才能吃到肉,但现在人们基本每天都能吃到肉,冰箱里基本都会有备好的肉菜,并且人们更加注重食品的安全,不会像以前那样专买便宜的菜而不注重食品安全。

从泥路,到水泥路;从瓦房,到楼房;从生活困苦,到逐渐改善,再到如今的经济宽裕。看着家乡的改变我感到很高兴,我也确实感受到了我家的幸福生活在蒸蒸日上的发展着,我感到很欣慰。虽然家乡各方面都在慢慢的改变,但我还是有一点小建议:

一、我发现虽然家乡有很多娱乐场所,但很少开展娱乐活动,所以我建议多开展一些娱乐活动,可以在各个节日的时候开展,如篮球比赛,拔河比赛等。这样不仅可以增加节日的氛围,群众之间也更多的交往。

二、在农闲时期人们经常聚在一起聊天,所以我觉得在村里应该开设一些报亭和农家阅览室,多鼓励人们了解时事,了解一些科学。这样人们将会知道更多外面的事,整个村的文化内涵将会的很大提高。

三、麻将风和扑克风在村里基本是很流行的,虽然赌注都很小但赌博有害身心,我希望家乡的政府可以加大各方面的教育,多作一些宣传,特别要注重下一代的教育,以免这种赌风泛滥开来。 以上就是我对家乡的一些建议,作为家乡的一份子我希望在未来家乡会越来越美好。

家乡养育了我,教育了我,我能在这里安心的读书我觉得不仅是家乡的功劳也应该感谢我们伟大的党,现在的我更加明白,其实家乡的变化也是离不开党的领导的。每次看到家乡的变化时,心里不由得在默默的,对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伟大国家肃然起敬:是党的优良传统在我国一代又一代的党和国家领导人身上发扬光大,是他们在带领着中国人民走上了繁荣富强的康庄大道。我深信,我们的幸福生活一天更比一天好。

对家乡变化调查报告篇7

三十年前,泥泞小路糊住了农民的脚步,三十年后柏油马路直铺家乡;三十年前茅草小屋四处可见,三十年后,大洋房拔地而起;三十年前,农民吃了上顿没下顿,三十年后农民餐餐吃大鱼大肉……三十年了,变化不仅仅只有这些,还有哪呢?对于这个问题,我和我的组员展开一次调查活动。

组长:

王玉珏

组名:

向上小组

组员:

施惠玲

石磊

谢程龙

时间:

一月二十日

地点:

西亩敬老院

参加人员:

向上小组

主要过程:

今天,我们四人并行来到敬老院进行实际调查。调查内容:老人以前生活与现在生活变化。来到敬老院门口,我们看见一位老爷爷正惬意的晒着太阳,我们迎上前去,俯下身问到:“爷爷您好!我们是皈山中心小学的学生。我们是来采访你们老人过去与现在生活的变化。您能给我们说说吗?”“变化可多了……”爷爷牙齿掉完了,话说得不是很清楚,大概有这么几方面:1.吃的方面(以前每天吃的很苦,几乎都是菜叶子放汤,稍微好一点就是吃腌菜,每逢家里有客人来了,煮碗鸡蛋是好得不得了!只有过年才能吃上鱼肉。可现在别说吃肉,就连海鲜都能吃得到,营养可丰富了!)2.穿的方面(以前穿的是别人不要穿了的衣服裤子,鞋子也是哥哥穿过的。一年到头,脚上都是一双草鞋,只有过年才有一双新布鞋。现在,从头到脚都是新的,真不好比较!)是啊,两中截然不同的生活……

时间:一月二十一日

地点:组长家中

参加人员:向上小组

主要过程:今天,组员们来到我家,主要对我妈妈进行一次调查采访。“阿姨,你们以前读不读书啊?有没有书包,铅笔盒,修正液这类文具啊?施惠玲问。“那时,我们家里穷,一共有八个孩子,我到九岁才开始上一年级。那个时候根本没有书包,也没铅笔盒,倒有铅笔。不过,我们家一支铅笔要分五六份,橡皮也要分成五六份,没办法呀!有时,要向我父亲拿钱买铅笔,还要讨打一顿,实在是太穷了!那时,学校广播里总是讲到:**,**,**,同学请在X号之前将学费交齐,否则不准进校”,名单里,总是有自己家里人的名字,听到真难为情,哪有心思上学呀?你们现在呀,不用我说了吧……”妈妈说了一大串道理,我们听了连连点头。

时间:一月二十二日

地点:村子里每个家庭

参加人员:向上小组

主要过程:今天,我们一起到每家每户进行家电调查。根据采访家里老人和观察发现:以前夏天从摇扇子到扇电风扇到如今开空调;以前从油烛灯到日光灯到节能环保灯;以前从热水袋到空调到取暖器;从“飞鸽传书”到有线电话到无线电话;还有如今让我们能了解到世界新闻的神奇电脑……变换无穷,深不可测!

时间:一月二十三日

地点:公路旁

参加人员:向上小组

主要过程:今天,我们可要放大眼睛观察喽!因为今天,我们来到了一段车水马龙,车辆川流不息的热闹公路,准备进行一次各类车辆统计。“一,二,三”队员们数得手忙脚乱了。据统计后发现:在一小时内,其中小轿车经过此路有76辆,摩托车87辆,电瓶车有31辆,而自行车只有8辆。从数据中,我们足以看出现在的农民都过上了奔小康的生活,不仅能买得起摩托车了,有的家庭还买了私家车,真了不起!三十年来,变化真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总结:

通过这四天的调查,我是真正的体会到了三十年前生活的艰苦与如今生活的甜美与幸福!而这幸福都得宜于安吉县的好真策和县领导对农民的关心与爱护,从而体现了社会的发展和人与人之间的美好和谐相处!珍惜现在,加油!

对家乡变化调查报告篇8

时间:

地址:淮南市凤台县大兴集乡

学号:

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姓名:

时间过的可真快呀!转眼间两年过去了,两年前,随着升学的缘故,我带着简单的行里,坐了10多个小时的火车,来到这座陌生的而又美丽的城市(安徽黄山),虽然离开了我的家乡,但故乡的“一草一木”在我的心里永远是那么熟悉。

我的家乡所在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大兴集镇,地理位置非常优越而独特,号称“淮南市的北大门”,203国道贯穿全境,交通便利,通讯发达。

虽然我在外读书不经常回家,但每次回家我都会惊奇的发现家乡变化越来越大,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下面就是我发现家乡的一些变化:

一、交通。

以前的泥土路坑洼不平,年久失修,一到下雨阴天出行就更难了,现在修的村村都通水泥路,基本都能通到家门口,解决了老百姓出行难的问题,交通更便利。

二、环境卫生条件。

以前乱倒垃圾,乱堆乱放,散养家禽,很不卫生。现在各村都配有保洁员,专门管理环境卫生,水泥路每天打扫一便,路两边绿花草树木种植整齐绿树成阴,环境优美。村庄都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晚上6-10准时开关,人们晚上出行也安全多了,不象以前那样漆黑一片。

三、住房。

以前小村庄的老房子全部拆迁,退耕还田。现在集中规划,统一建房,全部安排到水泥路两边建房,一幢一幢的,一排一排的楼房拔地而起,看上去非常整齐,外观新颖。而且室内装璜也非常漂亮,设施齐全,美观大方。

四、家电。

以前农民家有两样电器家居可也不能用,成为摆设。现在好了,随着农民的收入稳步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待提高,特别是现在国家实行家电下乡补帖的政策落实,农民基本上都能买到实惠的家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电脑、太阳能等电器住进了每位村民的家。人们的脸上也时时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五、文化娱乐丰富多彩。

随着物质生活日益改善,家乡居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以前青壮劳力都外出打工,孩子们留守在家给老人看管,没有地方去玩,只能关在家里。现在可不一样了,农村跟城市差不多了,农村建有公园,配有健身器械齐全、图书馆、娱乐中心,想到那玩就去那玩,白天到图书馆带孩子们看看书,晚上吃过晚饭出去散散步、跳跳舞,非常开心。更好地解决了农民工后顾之忧。

六、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据调查: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普惠制、福利性的社会保障事业,是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总称。它把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现有各项社会养老保障对象之外的城乡居民纳入进来。填补了现有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不足和空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是以参保人员个人缴费为主。地方财政给予补贴。按照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待遇水平和个人缴费相挂钩的办法,到在60周岁后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一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据调查:以前农民生病基本上都是在家睡上两天,不上医院看病,因为那时候没有钱看病,就一托再托,实在不行了才上医院看看。现在不同了,人们经济发达了,各村都建有卫生室,医疗设备齐全,加之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报销,农民有病没病都上医院定期检查检查,小病在乡村卫生室看看,大病到县医院,省医院治疗,临时就在本医院报销,真正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农民从中得到更多实惠。

八、深入科技兴农战略,靠科技进步促进农民增收。

1、据调查。以前那些老种植或养殖办法全部取消。现在推广了一大批先进适用成熟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大力实施种植业和养殖业的良种工程。引进推广优良品种,建立各类种子繁育基地,推广优良品种,农作物优质品种率达95%以上,努力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水平。大力推广机插秧、机收玉米,桔杆还田等一条龙的机械化,对广大农民进行多项目,分产业、逐层次的科技培训。一对一帮抚,帮抚那些无劳动能力的家庭,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2、经济持续增长

由于国家政策的积极鼓励,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在以惊人的速度大步跃进。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民逐渐意识到资源的有限性和再生还,继而开始进行其他经济增长点的探索。

3、就业形势较好

由于相关乡办企业,所以家乡的就业形势比较良好。加之,现在国有的政策对农民工的特殊照顾和工资的保障,有许多人走出农村到城市打工,整体看来,就业形势比较良好。

4、居民收入增长较快

近期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更是为农民的经济和收入大幅度提高,主要收入来源有种地所得和打工所得。尤其是党中央决定减负农业税以后,农民种粮的收入更加可观。更让人欣慰的是国家还对农民进行相关补助,解决了农民种地的后顾之忧,使家乡的农民收入大幅增长。

5、新农村衣食住行的变化

现在站在我的家乡感受的全是新的气象,社会主义新农村正在向我走来,居民衣食住行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新样式的衣服不再只是城里人的特权,农民也一样享受,一季一换。不象一前那样,买大一些的衣服多穿几年,大的穿小了小的接着穿。还有美味丰盛的菜肴同样出现在农民的餐桌上,一座座小洋楼,一辆辆小汽车也正在家乡入住。以前的自行车根本看不到了,现在老年人都骑的是电瓶车。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正在快速的改变我家乡的新面貌。

结论:我的家乡的经济生活改变了很多,低矮的平房变成一栋栋高楼大厦,坑坑洼洼的小路变成宽敞的水泥路,方便实用的家用电器走进了千家万户。这些变化尽管是方便了我们,可还是影响了我们的家乡,如浪费粮食,不珍惜资源,这将为我们家乡带来不好的影响,不爱护环境,随手乱扔杂物,这将严重的影响家乡的面貌。不过我相信,我们一定可以做到,改掉那些不好的习惯。我们的家乡一定会越来越美好。

对家乡变化调查报告篇9

一、吃的讲营养

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居民的消费习惯、消费观念在逐步改变,食物消费注重结构的调整,注重讲究营养。--年农村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1269元,比--年增长28.3%,年均增长5.12%。主要表现为主食消费比重下降,农村居民人均主食消费308元,占食品消费支出的24.32%,比--年下降1.8个百分点,各种营养较丰富的副食类消费增加,如:--年肉及制品人均消费286元,比--年增加149元,增长87.59%;水产品人均消费32元,比--年增加14元,增长77.77%;水果类食品人均消费45元,比--年增加26元,增长36.84%。

二、穿着讲时尚

过去农民不富裕是一衣多季,现在农民富裕了是一季多衣,而且非常注重讲究服装面料、款式、和品牌。过去的布鞋、胶鞋也被各式皮鞋、波鞋所替代。--年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消费167元,比--年增长70.42%,年均增长11.21%。其中人均服装支出118元,比--年增长118.54%,年均增长16.93%;购买面料支出2.2元,下降45.13%,年均下降8.83%。--年农村居民人均鞋帽袜类支出40元,与--年的32元相比,增长了25.11%。

三、住房讲宽敞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农村生活水平提高最直观、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住房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大部分住上了楼房。--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居住消费支出309元,比--年增长70.73%,年均增长11.33%;年末住房面积人均36.4平方米,比--年多了7.1平方米,增长24.23%,年均增幅4.42%。其中,楼房面积26.6平方米,增长40.71%,年均增长7.13%,占住房总面积的73.12%。钢筋混凝土面积20.5平方米,增长49.64%,年均增长8.44%;砖木结构面积15.9平方米,增长5.33%,年均增长1.10%。现在农村一幢幢新房处处可见,它们不仅外观新颖漂亮,而且室内装璜考究、设施齐全、美观舒适,改变了原来基本不装修、室内没摆设的状况。

四、家电讲高档

随着收入的稳步增长,城乡用电同网同价政策的落实,农村居民一改过去买得起家电而用不起电的状况,冰箱、洗衣机、空调等高档家用电器已不再是奢侈品,正成为农村居民生活要素的重要内容而逐步走进寻常百姓之家。截止--年底,郴州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洗衣机30台、电冰箱29台、彩电93台,比--年分别增长66.73%、163.61%、89.83%,年均增长10.81%、21.24%、13.72%。一些更为高档的热水器、空调等耐用消费品正在成为收入水平较高农户的消费热点。

五、交通、通讯讲便利

近几年以来,各级政府加大了为民办实事的力度,使农村交通、通讯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城乡路网四通八达,为农民使用现代化交通、通讯工具“铺平了道路”。--年人均交通、通讯消费支出240元,比--年增长1.6倍,年均增长20.61%,交通、通讯成为近几年农村居民生活消费中增长速度最快的消费。其中,交通工具人均支出23元,增长43.8%,年均增长7.52%;通讯工具人均支出42元,增长3.2倍,年均增长33.23%。--年底每百户农户拥有摩托车42辆,移动电话75部,电话61部。

六、文化娱乐丰富多彩

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文教娱乐费用的支出不断增长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年农村居民人均用于文教娱乐方面的支出344元,比--年增长30.81%,年均增长5.52%。--年底每百户农户拥有组合音响23台、照相机5架、家用计算机2台、高档乐器1台。

七、生活环境优美

近年来,农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都得到很大改善,农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年,全市100%的行政村通了公路,100%的行政村通了电话,100%的行政村通了电,农户住宅电话普及率已达60.61%,农户饮用自来水普及率达43.21%。森林覆盖率逐年增长,水泥硬化乡村公路里程逐年增加,城镇化率逐年提高。--年起,我市全面取消了农业税,农民生活的提高将从制度上得以保证,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能力增强。

八、人口素质提高

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与人口素质的提高息息相关。“十五”期间,郴州农村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较快。从全市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看,--年7-15岁农村小孩的入学率为97.8%,比--年提高0.7个百分点。农村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劳动力比重由--年的64.81%上升到--年的73.52%。劳动力受教育年限为8.6年,比--年高0.3年。

郴州大手笔展示大变化“南大门”成省级文明城市

9月27日,在全省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表彰会上,郴州市成为继岳阳、常德和长沙之后,由省委、政府正式命名的第四个省级文明城市。该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也即将圆满成功。

从“南大门”到“后花园”

1995年,是郴州--多年建制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这年,国务院批准郴州撤地建市。但当时的郴州城市规模过小,城市人口少,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偏低,与湖南“南大门”的位置、与连通粤港澳的区位优势以及与广大市民的愿望和要求均极不相称。

为了赢得加快发展的主动权,在调查研究、审时度势、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时任委书记的梅克保和市委、市政府一班人集思广益,确立了“加快建设湖南‘南大门’,努力营造粤港澳‘后花园’”的战略思路,变区位优势为开放优势,变交通优势为流通优势,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推动郴州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市委、市政府的意图很明显,一方面,通过加快建设“南大门”,实施“开放带动”首选战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力求使郴州的经济发展成为全省的“亮点”,并对全省开放和发展起到好的带头作用。另一方面,通过营造粤港澳“后花园”,紧贴市民的需求,改善人居条件,美化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开发生态旅游资源,建设文明城市,扩大对外开放度和知名度。

1998年,年富力强的梅克保调任衡阳委书记,儒雅清秀的李大伦从湘西来到郴州走马上任。在对郴州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调查研究后,--年,市委、市政府又确立了“南延东进”的城市发展战略,提出5-8年在城南新区再建一座郴州城的目标。

短短7年里,郴州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近40亿元,完成大小工程项目300多个,其中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0.8亿元。--年,中心城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共24个,计划总投资4.6亿元,完成投资3亿多元。今年,市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1个,计划完成投资7亿多元,到目前为止,完成投资1.6亿元。--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增幅高出全省平均水平;地方财政收入总量再居全省第二;综合经济指标名列全省第三;利用外资总量跃升全省第二。

两大城市杰作

城市是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面貌是一个地方精神风貌、投资环境、领导管理能力的综合反映。为了把城市做大做好做美,郴州市树立了“抓城市建设和管理就是抓经济”的思想,城市建设驶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如今,让郴州市民津津乐道的两大手笔均已建成,并开始发挥了效益。总面积达13.69万平方米、总投资8000多万元的五岭广场,建设资金采取以地生财方式筹集。工程从1999年10月正式动工,次年5月1日交付使用。它的建设是市委、市政府的一篇“杰作”,它在做活经营城市文章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土地是城市最大的存量资产,做活土地文章是盘活存量资产的关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盘活存量资产最有效的手段,城市建设是工业化的载体,可以说,修建一条路,带动两边土地升值,激活一批产业,从而推进工业化进程,为政府增加税源。

据统计,从1999年至--年,郴州市城区市政基础设施总投入达10.8亿元,相当于前20年投资总和的20倍,其中政府直接投入只占15%,信贷投入占28%,其余57%均靠经营城市而来。今年,该市组织开展了“城镇经营建设管理效益年”活动,市城区通过市场经营又将筹资15亿元,完成11个城市建设重点项目。

郴州的第二大手笔是郴江河的治理。郴江河综合治理项目总投资近7亿元,在规划建设方面,坚持了多目标兼顾的原则。沿江道路及防洪堤坝的建设,不仅仅单纯是解决道路交通和城市防洪问题,还兼顾了改善郴江河水域生态环境,改进河道可达性与亲水性,改善沿江单位、居民生活环境,同时,带动相关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该项目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沿江风光带的建设,充分考虑了城市居民对城市空间环境的需求。主要是为市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休闲、娱乐的生活环境,提高市民生活质量,使人与自然更贴近、更融合。

推荐访问:调查报告 家乡 变化 对家乡变化调查报告的建议 对家乡变化调查报告怎么写 对家乡变化调查报告的看法 家乡变化调查报告表图片 家乡变化调查报告小学生怎么写 家乡变化调查报告怎么写 家乡变化调查报告调查展示 家乡变化调查报告2000字 家乡变化调查报告范文 家乡变化调查报告3000字